梦书怀人录完整版在线阅读 淡定、老师、都市情缘类现代神作

时间:2016-08-03 20:19 /免费小说 / 编辑:王晶
完结小说《梦书怀人录》是姜德明倾心创作的一本军事、明星、文学风格的小说,主角鲁迅,夏公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他自觉地关心报纸工作,甚至我们没有去约稿,亦会主东投稿,有时还让我们为他用的笔名保密。如1981 年1...

梦书怀人录

小说年代: 现代

小说长度:中篇

更新时间:2017-09-21 21:36:02

《梦书怀人录》在线阅读

《梦书怀人录》第2章

他自觉地关心报纸工作,甚至我们没有去约稿,亦会主投稿,有时还让我们为他用的笔名保密。如1981 年12 月8 他给我的信中说:这几天来客不断,静不下来,昨天才勿忙写了一篇“低档”短文,请您们看看是否用?

女排夺标写了一篇“外行人”对育运的看法的文章,因为是“外行”,所以用了笔名(这个笔名在《人民报》上用过一次)。此文是否适用,请酌。

对你们新辟的版面,我以为除了经常有些杂文(涉及面可以广一些,从国内外大事到社会现象)外,建议多组织一些知识的短文,如科学小品、历史小品之类,当然也要有些对不良倾向的尖锐一点的批评。

夏公关于办好副刊的意见,对我们有启发。提倡各种知识的文章更是他一贯的主张。50 年代他对青年作家们提出“知识就是量”的号,曾经引起热烈的反响,不想“文革”中被批判为没有阶级的资产阶级号,是棵“大毒草”。知识万恶,知识有罪!这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再犯了!

夏公写的育短文,用了“王一诚”的笔名,现在当然可以公开了。这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兴趣和好,而且表现了老人对祖国荣誉的,以及对报纸的支持。他热生活,对他置其间的大千世界从来没有冷漠过。1979 年,他就主转来过几篇老同志的稿件,都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。如3 月5 写给我的信:

德明同志:

李一氓同志一文,嘱转贵报,特奉上。

《战地》近期有关赛金花的文章,但见广告迄未见到,如已出版,盼能惠赐一本。

敬礼!

夏衍

3.5

另一封则写于3月13

德明同志:

奉上司徒慧同志的一篇文章,希望能在《人民报》上发表一下。因为我在文化部十年,一直对科技工作抓得不,现在觉得内疚,而文艺(特别是电影、电视)要牵看,不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不可能的。文章可能了一点,可以删节,请代我转给秦川同志,请他审核。

问好!

如见到袁鹰同志,乞代候。

夏衍

3.13李一氓、司徒慧同志的文章,当然先发表了。可见当年的老战友们每有新作,往往乐意先给夏公过目、正,夏公也乐于给我们发表。秦川同志是当时报社的总编辑,夏公特别让我们转他审核,仍然是替一般部着想,怕我们有为难之处。秦川同志一向尊重夏公。至于夏公想看的有关赛金花的文章,当指柯灵同志写的《从到》,该文载于1979年第1 期的《战地》增刊。

对于自己的稿件,夏公又不惜向晚辈的一般编辑正,而且允许删节,表现出一种谦虚平等的作风,我不认为这仅仅出于客气。譬如1982 年7 月27寄来稿件时说:

德明同志:

奉上《蜗楼随笔集》自序,请费神一阅,是否妥当。特别是面两段,用意和用语,包括标点符号,都请斧正。书未出,此文最好搁一下。等适当时机再发表,如何,乞告。

问好!

夏衍

7.27寄稿并不急于见报,并托编辑自由掌发表的时间,这也是对编辑的信任,同时出于新闻工作的职业习惯和编辑艺术的考虑。当然,说到底还是对读者的尊重。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种敬业精神。

夏公住院期间,我曾多次去看他。差不多每次都在他午起床以,而每次都看到他正坐在沙发翻看京沪各地的报纸,并向我打听其他报刊上有什么重要的文章,包括向我打听他写的回忆《武训传》的文章发表以,听到什么反映没有。他哪里像个94 岁的老人!人虽然得愈加枯瘦了,心却火热得如同青年。

当我在美国洛杉矶听到他逝世的消息,想起两个多月到医院向他辞行的时候,我怎么能想到那竟是与老人的最一面呢!

1995年5月

夏衍谈画记

今夏苦热,我赶上个天去走访六部

夏衍同志的居室,见到老人着一件淡青的毛,正在看一本近颇有争议的书。夏公早已足不出户,更不去书店,可是我在他的书架上发现许多书店里也未必能买得到的新书。如广东作家胡希明的一本集子,我连听也没有听说过;还有一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晚年高尔基的书,也是预想不及的。夏公说,这些书都是朋友们寄来的,也有陌生朋友相赠的。

这天,我也携来一本大书,是请夏公给我签名留念的。这是去年由浙江省博物馆编成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夏衍珍藏书画选集》。两年夏公华诞夕,他把多年来收藏的近百件珍贵书画无偿地捐赠给家乡的博物馆,“以示对故乡人民的反哺之情和国之心”(见浙江省博物馆序)。这部藏画集的出版,也许是代表家乡人回报老人的一片心意,并把藏画公诸于众,以飨读者。画集为精装本,启功先生题签,共收作品四十三幅,自然是捐赠作品中的一部分,主要是“扬州八怪”和齐石的作品。难得的是扬州八家的作品备,是从三十几件藏品中选出来的,而齐石的作品,画集收了十余件之多。其余为吴昌硕、陈师曾、黄宾虹、张大千之作。夏公的收藏是有范围的,并非一味嗜古,也不以数量取胜,只收自己所画家的精品。

他于此有些痴迷,更多的时候是冷静和清醒,没有旧时藏家的某些陋习。

很多人看过他的藏品。六十年代初,曹靖华先生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《花》,书名的“花”字,是从夏公藏的郑板桥的墨迹中取来。画家叶予也到夏公家看过画。有一次,叶先生和夏公在王府井和平画店看一幅郑板桥的画,夏公以为那幅画的底子不好,叶先生抢着说,你不要我可要买了。

结果归叶所有。1958 年,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过一次齐石画展,我见到有借自夏公的好几件精品,上面标有藏家的姓名。还有几件是老舍、艾青先生收藏的,作家中喜石画的人还是不少。

夏公取出墨笔,为我带来的画集签了名,署了年月。真是好极了。

,恰如腕底生风,谁能相信这雄健潇洒的字会出自一位九十二高龄人之手。我问夏公,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搜集书画的,抗战期间呢,还是解放战争期间?

“当然是在全国解放以了,战争期间怎么会想到收藏书画?抗战胜利也没有条件,流东兴很大,到处躲避特务的盯梢,何况那时想买画也没有钱呀。”

我想,夏公的画一定是在上海买的多。解放初期社会革巨大,流散到市场上的古字画很多,不值钱。

“不,我收藏的第一张画,还是在北京买的。我那时我常到北京来开会,顺就到琉璃厂去逛逛。有时是北京的朋友陪我去。吴祖光认识齐石,我开始收藏的第一张画就是齐石的。”

我问夏公,为什么在上海不买画呢,上海的文物商店不是很多吗?是不是平时工作太忙,抽不出时间去访画?

“那倒不一定。上海文物商店的字画确实不少,收藏家也多,但是南北两地还是有点区别的,所谓京派和海派的遗风吧。好像上海收藏任伯年、吴昌硕、黄宾虹画的人更多些,收藏北方画家的人就少,包括齐石的作品。”

我问他,何以喜欢齐石的作品?

“我喜欢齐石的画有创造精神。他的画充了活和生活气息,不古板,也没有一点匠气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你把他的画跟别的画家一比,就是不一般!”

夏公结识了石老人之,接触渐多,特别是调来文化部工作,主管电影戏剧外,有时又兼管文物和美术工作,从齐石手中得画方多了。有的得自画家的当场泼墨,画件上还写着“夏衍老”的题款,甚是切。但是,每一幅画都付了钱。作为收藏家,夏公十分尊重画家的劳,更不想以职务之向画家索画。那是存心剥削画家的劳,说得严重些是特权思想在作怪。

我想知夏公何以喜欢“扬州八怪”的作品,不知还记得收藏的第一张“八怪”的作品是哪一家?

“齐石与扬州八家的画有相通的地方,都富有创新的格调,我是调到北京以,才开始收藏扬州八家的作品。那时除了工资以外,我还有稿费收入,差不多全用来买画了。我买的第一幅八家的作品是郑板桥的兰竹,就是文化大革命以一直挂在我东城间里的那一幅,现在已经收入这本藏画集了。”

那么最收藏的一幅是哪一家呢?

“是八家之一的高翔的作品。”

“最难得的作品是谁的呢?”

(2 / 23)
梦书怀人录

梦书怀人录

作者:姜德明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